教育不能光靠老师!两会代表建议家庭教育立法

2019/03/13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进行,关于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十分火热。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的背后,是我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联合教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68%的家长比较焦虑



2019年全国两会第一天,一份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解读说,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九成以上班主任认为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不高,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事关人的终身发展。两会期间,从家庭教育的制度保障,到家庭教育的氛围营造,代表委员怎样热议?和小青蛙一起来看看吧!




1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党组成员

邓丽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是解决当前家庭教育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从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分析看,未成年人产生的绝大多数社会问题的根源与家庭或者父母的监护密不可分。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些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突出问题,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未成年人成长以及家庭、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亟须通过加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家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法治保障。



2
多方合力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着力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补关系。建议在学校章程中完善家校共育的条款设计,指导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等形式,使家长了解不同于学校、教师的监护责任和权利,帮助家长区分自己和学校的学生安全责任分工,为预防、缓解、消除家校矛盾做好铺垫。


针对家长的养育焦虑,建议教育和有关部门可以帮助家庭缓解教育焦虑情绪。如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的科学知识,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知晓包括家庭教育政策等在内的与其子女升学等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内容,以减轻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和时间成本。




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精准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雪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有很多工作亟待提高和完善,其中给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导,开展精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迫在眉睫。


2016年11月,国家九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室,以咨询室为依托,整合学校、社会各方资源,解决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的迫切需求。



4
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

潘惠丽


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家长对家庭教育认知的盲目状态。家长爱孩子、关心孩子,但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不知如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这种专业知识的缺乏,不分城乡。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说你社会地位多高,或者其他知识多么丰富,就能做好家庭教育。通过法律明确家庭教育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尤其要明晰父母的责任,避免一些家庭“管生不管养”的消极行为。




5
加强城乡社区家庭亲子阅读公共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


加强亲子阅读,意义重大。读书固然重要,读什么书则更重要。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样是为孩子好,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在这方面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政府部门可以以亲子阅读为抓手,帮助家长为孩子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建议在硬件上,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统一协调,为孩子们的阅读提供条件。软件方面,要结合价值观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规律,为孩子的阅读有计划地推荐或编制一些适合的图书,并相应地分配到社区或乡村读书俱乐部或者读书空间。



6
建立家庭文化服务标准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

丁梅


传统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优秀家风的传承和家庭亲密关系受到挑战。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增多,家庭规模日益呈现出小型化特征,使优秀家风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家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造成年轻人参与热情不高,这更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要重建优秀家庭文化的传承,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完善家庭文化考评机制,建立家庭文化服务的标准规范。






家庭教育之所以颇受关注,或多或少跟当下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有点关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然而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有些教育,

不能推给老师,只能靠家长



有老师反映,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孩子就全都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管家”,自己甩手不管,但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一些小状况,就马上问责老师。


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遇到。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对吗?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友善和关爱,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基本要求。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他们必须具有承担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压力,导致有的人往往忽略了父母的责任,反而把老师当作更合适的教育者了。




父母的一切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


总之,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同样,喜欢阅读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把书本捧在手上;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家人没有出门散步的习惯。麻将桌旁和书本堆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都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开眼睛,孩子又怎么会静下心来学习呢?




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家庭教育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说非智力因素方面,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基本规矩等等。


所以,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孩子的成长路上,

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朱永新说:“当前,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校冲突时有发生,家校共育缺乏协调;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来源 |  综合《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等





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产物,家校形成合力,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打开方式。与各位老师家长共勉!


近期热门
为什么你的机构招不到人?9... 2020/01/04
教培机构如何玩转口碑招生? 2019/12/26
你忽视的这件事,正在拉开孩... 2019/12/26
只有深入课堂的校长,才能推... 2019/12/24
世上最没用的3种教育方法,... 2019/12/24
掌握这“三大定律”,打造机... 2019/12/20
看了《庆余年》之后,竟然发... 2019/12/20
为何别家机构这么火? 2019/12/17
9个拉低成绩的致命坏习惯,... 2019/12/17
校长必读丨中小培训机构6大... 2019/12/16
这些“厌学”的理由,老师家... 2019/12/16
培训机构签单太难?你还缺这... 2019/12/14
提醒!机构做宣传推广,千万... 2019/12/14
教育培训机构如何获取更多生... 2019/12/12
家长群这样运营,业绩实现轻... 2019/12/11
培训机构业绩100%增长的... 2019/12/10
家长说“考虑一下”时,该如... 2019/12/09
警惕!是什么耗空了培训机构... 2019/12/03
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做好教务管... 2019/12/03
培训机构学员流失?续班率下... 2019/11/06
机构运营秘籍:将服务做到极... 2019/09/22
中小培训机构如何打好秋招第... 2019/09/10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2019/03/13
应对未来教育,你的学校做好... 2019/11/06
掌握这“三大定律”,打造机... 2019/09/22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两会代表... 2019/03/13
如何让上门咨询的家长现场报... 2019/03/12
一场没有结果的公开课,究竟... 2019/12/05
开学第一个月,如何帮助孩子... 2019/09/22
新学期!假期不准备,开学两... 2019/03/15
校长家长注意!小学到高中教... 2019/03/06
家长必读,一到六年级学生心... 2019/09/27
微信又更新!这个改动,很多... 2019/01/30
林清玄|孩子的生命中,还有... 2019/01/30
这些招生宣传误区,你的培训... 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