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如何获取更多生源?
2019/12/12
对于教培行业来说,除了不断的招生拓客之外,“老带新”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对于有资历,有一定学员基础的教培机构来说,家长“老带新”的根本原因是机构的口碑。
但是对于没有学员基础、没有口碑的新机构来说,“老带新”则是需要通过设置一些奖励去推。但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奖励刺激“老带新”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今天小青蛙就为大家分析下,为什么你的“老带新”效果不好,到底该如何设置“老带新”机制。
你的机构“老带新”为啥做不好?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家长不想要钱,而是家长怕别的家长知道自己冲着奖励拉人不好。或者说,家长有销售的心,但没销售的脸。
一般机构常用的两种“老带新”方法:
1、团报
团报可以说是加强版的“老带新”方案。既给老家长奖励,又给新家长奖励。抵消了老家长一部分的心理负罪感,效果比“老带新”好一些,但同样有问题——机构奖励成本变高了。
如果想高频团报拉新的话,就需要不断创造能吸引老学员消费的各类短期课程或活动产品,对机构创新运营的压力太大。
2、微信裂变
裂变从某种角度说,可以认为是“被动老带新”,即家长通过信息输出的方式,间接告诉微信关系链里的好友,这个产品很好,你赶紧来购买。
这种方式门槛很低,家长参加意愿比较强,但也有问题——因无法量化转发效果,机构只能对家长转发行为付费,而无法对家长转发效果付费。结果是,所有人都抱着糊弄的心态去进行这个转发,裂变效果越来越差,机构付费意愿也越来越低。
好的拉新策略,一定是一招鲜,吃遍天下,要有效且能够被反复使用,这样这个策略才能被不断迭代、优化。
主动“老带新”可以按效果付费,但是参与门槛高;被动“老带新”(裂变)参与门槛低,但是效果差。显然,这两个方式都不够“鲜”。
仔细分析一下,教培行业够“鲜”的拉新模式,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老用户愿意高频重复参与拉新活动;
2、可以按拉新效果对老用户即时、可视化奖励;
3、老用户参与活动门槛低,拉新难度低;
4、拉新效果可检查,拉新作假风险低;
5、老用户不对新用户过度承诺使机构品牌受损。

随着微信小程序生态的不断完善,小程序的各种可追踪用户转发和点击路径的功能也不断被开发出来。我们可以采取“异业分销”的方式,来做教育培训机构的拉新。
传统的分销模式主要以各级分销商囤货、销货的形式存在。在微信时代,让原本没有销售能力和渠道的个人也能利用自己的微信关系链作为销货渠道进行分销。分销者只用搭建获客渠道,销售过程直接在电子商务平台完成。
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网络分销。成功的网络分销的产品,有几个特点:
1、价格低,试错成本低;
2、大众必须消费品;
3、高毛利,能通过大折扣吸引用户,
4、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产品,分销难度才低,分销网络才不容易断。对于第2、3、4条来说,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的产品都能够满足,但是第一条并不满足。
有人觉得,低价班不满足吗?低价班价格虽低,但是试错成本并不低。所以在教育培训行业常规分销很难奏效。
而通过小程序的“异业分销”并不是以销售成功为目的,而是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销售线索为目的的一级分销模式。
通俗点说,就是刺激家长转发机构课程或活动报名页,机构追踪每一位家长转发带来报名信息,并经过实际核实后,给家长反馈相应数额现金奖励。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手段,让“异业分销”够“鲜”:
1、直接对老家长进行现金奖励,而不是任何其他产品。所有人只对现金有高频需求;
2、系统对拉新计数并实时反馈到给参与分销家长,实时更新对老家长高频刺激;
3、低价班是必要的吸引家长注意的鱼饵,但光有鱼饵不行,及时的试听课才是吸引家长决策的鱼钩。对于试听课,采取免费或象征性在线收费策略,降低家长报名压力。
4、到场缴费新家长名单,是给参与分销家长的核心奖励依据;
[青蛙小课]
为教育机构提供简洁易上手、
高效又便捷的服务平台。
化解繁杂的教务管理工作,
实现互联网+教育,
让培训机构以最省力的工作,
实现最大的效能!


































